顯示具有 作品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顯示具有 作品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
2019年4月10日 星期三

未完成的R2D2

R2D2的頭還沒完成,我們己經玩得不亦樂乎,最後決定加上運動攝影機及其它感應器。

這組官方加值的模型,最複雜的部份在機器人的腿部,對六歲小朋友來說,難度很高,真的很配服作者的巧思。



2015年6月18日 星期四

EV3-SuperCar(SUP3R)超級跑車

來自Daniele著作EV3 Laboratory中的模型-超級跑車

Danny的書很值得買,組裝結構上具備許多巧思,程式中的電子差速器功能的計算值得參考。



車頂裝上運動攝影機(有Wifi)連結平板,以第一人稱視角開車增加趣味性。


連搖控器都不含糊




2015年6月16日 星期二

雙馬達履帶車

今天魯哥挑戰雙馬達車,本次完全不假他人之手,全由魯哥自己看書想結構(五十川芳仁的Idea books可沒有step by stey的組裝指南),組裝好後我幫它加上紅外線遙控程式,在控制車輛前進、後退、轉彎的過程,該小朋友明白履帶車傳動的原理及轉彎的機制。





我也沒閒著,改良昨天做的摩托車,讓它更有型。



紀錄一下遙控程式

2015年6月15日 星期一

單馬達履帶車


兒子魯哥(6歲)參考五十川芳仁的EV3 Idea book中的履帶車模型,做出自己的履帶車並挑戰不同的障礙。







我則參考How to build Supersport Motorcycle做台摩托車,缺不少零件但還是做出有避震器的版本。



2015年6月12日 星期五

GyroBoy之杯麵行為模式初版

迪士尼製作3D動畫片「大英雄天團」(Big Hero)是魯哥很喜歡的片子,其中杯麵(Baymax, 台灣翻譯名稱)是男主角阿廣的哥哥阿正製作的機器人,杯麵具有強大的力量,但阿正附與它治療機器人的靈魂(我認為是程式運作),希望能對全人類作出貢獻。但電影中總有意外,後續的發展深具可看性及啟發性,建議沒看過的人租本片看看。


在試作平衡男孩當時就有改成杯麵行為模式的想法,但平衡男孩的平衡不太穩定,尤其是杯麵在講話時,我想EV3在播放聲音檔時多執行緒(Multithreading)效能會被影響,所以機器會失去平衡;但平衡程式在GyroBoy上就好很多,所以想法就變成計劃。

這個版是試作版,又稱之為老杯麵(因為用了我的聲音),主要測試是否可行,只有「我是杯麵」這句是魯哥的(效果好多了)。

這個版功能有,杯麵Scan你的健康(綠色:很健康,黃色:要注意,紅色:要看醫生),程式用Array儲存,完成掃描後依續說明你的健康(當然是為了好玩目的),最後問你「是否滿意我的照顧」(電影中的杯麵要你滿意後,他才可以去充電關機)。

完整版,至少我希望所有聲音的代言,還是由六歲的可愛兒童完成;如果能多加點表情或用超音波感應器辨識人的方位,轉過去面向你,這樣的擬真度就更高了。




用圖形化語言寫程式,很好玩但一點點功能程式卻落落長(最後還要將電腦改成高解悉度模式,一次才能看比較多資訊)。不過還沒有使用My Blocks將重復使用的程式段落包裝起來,等整個行為模式程式碼完成後,有空再來做吧,到時程式易讀性才能提高。





2015年6月9日 星期二

樂高直升飛機改造

單純一種玩法很快就無趣,
如果兩種不同玩法合在一起呢?突然興緻高昂,這就是動腦玩的優點。
一個簡單的想法及程式就讓靜態玩具動了起來。








試組EV3的Pubby

用家用版組,
頭部結構少了齒輪零件,
所以這隻的頭不會動,
但已經可以淺嘗Pubby的可愛動作。


雖然可愛,可玩性卻不高,很快就拆掉來不及錄影,待零件補足再組一次來研究如何使機器人有可愛行為。

平衡男孩

參考 LaurensValk發表的 Self-Balancing EV3 Robot

教育版的EV3中的Gyro boy很吸引我,所以加購陀螺儀。

有了陀螺儀當然要試試平衡男孩,
他的結構很簡單,兒子魯哥很快就完成,
平衡男孩程式啟動後要讓他抓到平衡需要小技巧(輕輕扶著它),
六歲的小朋友一直試不成功(連我都要試個幾次),
但平衡後,站的挺穩的。

程式結構部份作者寫的讓人易懂,
所以可修改性很高
下次試試Gyro boy




2015年6月8日 星期一

第二次親子樂高課

2015年6月6日,題目為彈珠發射器,參考nxtprograms.com的NXT Ball Shooter的範例,之後改為按鍵感應器玩起射擊遊戲。但我乎略了小朋友的專注力是有限的,本來還要改成槍的樣子,後來小奇問「阿伯可以吃點東西嗎」後,馬上中止課程改成吃點心。








第一次親子樂高課

自己玩樂高不過癮,不只拉兒子(魯哥)及老弟的小兒子(小奇)開起「親子樂高課」
一來讓小孩學學機器結構及程式,二者用來督促自己要用功。

2015年5月28日,第一次開親子樂高課,想說簡單一點,參考Youtube NXT Dog Sled Team的作品。






2015年5月10日 星期日

體驗組裝EV3版暴龍

EV3零件清點後
浮現腦海的模型就是這隻暴龍
反而不是官方的模型
原因無它-就是cool
組裝的過程更能體驗作者的巧思
在程式部份也給了我改進「NXT魯蛇」一些想法
找時間試試,讓魯蛇在擬態模擬上更有fu


2015年5月6日 星期三

驗收「NXT魯蛇」

在EV3家用版中範例Snake好Cool
Youtube也有人用NXT組出十分類似的版本
經一番努力完成看起來七分像的硬體的組建(山寨版)
軟體控制的部份達成「偵測-》警示抖動-》攻擊」

程式:



硬體:







影片:


2015年4月30日 星期四

建構NXT版的「魯蛇」 (Snake of NXT Version)

蛇的前身結構花最多精神,照片中的結構後來又修正掉

NXT版沒有中型馬達,用大馬達讓蛇的前半身體變得很重

這張圖,總算完成大部份結構